湛江市第二中学 20~20 学年度高三级 2 月月考第Ⅰ卷 选择题(76 分)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52 分)1.新的《节约能源法》于 20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策”。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从萌生立法构想到正式实施,经历 7 次审议,其间的调查研究、座谈会讨论、征求意见、收集民意,修改补充,次数之多,在中国立法史上可谓前所未有。这表明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在电脑、手机迅速普及下长大的一代人,普遍出现了汉字书写障碍问题。有识之士指出:如果不在学校的每一个阶段加强汉字书写方面的教育,传统汉字所承载的中国语言文化就会离我们渐行渐远。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①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4.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发展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说明① 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④ 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5.无数青年学生志愿者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当代青年学生是能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修正自己认识、提高精神境界的。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 ① 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是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 ②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③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