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新课改带给我们的也许是几分期待、也许是几分迷茫、也许是几分改变、也许还有许多“也许”…… 但,一切的未知需要我们共同去经历……—— 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学科高考复习导向 导探究强能力宽知识自主学习几点说明: 立足教研,普通中求新意 着眼零八,放眼未来高考 抛砖引玉,意在引发争鸣一、新老课程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一)新课改的理念导向突出学生主体 ——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突出现实情境 —— 特别是对生活的体验反思强调开放综合 —— 特别是知识的拓展和整合强调评价导向 —— 特别是过程能力情感价值(二)典型例题赏析 北京卷39题——老课程新理念的典例 江苏卷39题——求开放导探究的典例 海南卷25题——体现人文导向的典例 山东卷29题——体现地方特色专业素养 —— 成绩格局的重新布局(三)新课程试题的主要特点第一、知识为载体,能力为主导 整体印象:立足生活经验、突出灵活运用 具体表现: 能力考查立意——突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注重知识呈现——设置新情境重在现过程 注重人文延伸——专业及边缘知识有体现 结论:基础知识仍旧是命题的主要载体,而能力考核同样是新课程试题的落脚点。例:广东卷16题第二、突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 主要表现: 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广东卷第40题 多元化、多样性的试题与答案 ——海南卷第23题评价:吻合课改导向、整合模块内容、突出学习能力的考查。第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关注民生、体现人文 大量运用现实素材——营造体验情境 充分探讨现实问题——引导学习反思 体现民生核心理念——体现价值导向 评价:体现课改导向和课程的性质、体现学科价值。第四、选用地方素材,体现区域特色 选用地方素材 —— 引导考生关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突出可持续发展 —— 引导考生深化对大政方针的认识 素材具体微观 —— 突出专业素养和现实感悟 此外,新课程政治试题仍运用了大量的热点素材、反映了时代的主流与大趋势;命题仍强调试题的综合导向,这与近年来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的命题导向也完全一致。(四)反思教与学的现状 学生的主要问题——教学的主要方向 基础不实——夯实基础是永恒的话题 能力不高——提高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思维不活——思维是灵活应对的捷径 综合无序——话题是引导综合的载体 套路不对——掌握方法是得分的保证 表述不清——良好表述功在日常规范高三复习教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