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届高考政治备考:对国家利息税调整认识【背景材料】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6 月 27 日上午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根据这一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 国务院决定自 20 年 8 月 15 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 20%调减为 5%。 【相关链接】 “利息税”就是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1950 年,我国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后因种种原因停征。 目前所开征的利息税始于上个世纪 90 年末。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势头,经济增长动力缺乏,投资不足,消费不旺,在连续七次降低银行利率并采取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后,储蓄存款余额依然持续增长,刺激消费成为当时的一种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从 1999 年 11 月 1 日起开始征收储蓄利息税,以期把高额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赶出来。 (一)与经济生活结合点1、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需要国家采用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银行调整利息税正是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体现。2、储蓄的作用。利息税的调整从一定意义上说等同于加息,随着实际利息收入的提高,居民的储蓄愿望多少会上升,有利于实现市场供应和商品购买力之间的平衡,从而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物价,实现社会的稳定。 3、利息调整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股票价格和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央行调整利息税后,可能分流一部分股市资金,对股票价格会成生一定的影响。(二)与生活与哲学常识结合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1999 年 11 月 1 日至今,我国对居民储蓄一直征收 20%利息税。开征利息税,旨在促进居民增加消费支出、拉动内需上升。但近 8 年的实施效果表明,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原因,我国储蓄倾向一直比较高,利息税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效果不明显。相反,一旦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高涨,扣除利息税后银行实际存款利率反而为负。正因如此,关于利息税的调整势在必行。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