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书随感-捡尽寒枝不肯栖

读书随感-捡尽寒枝不肯栖_第1页
1/3
读书随感-捡尽寒枝不肯栖_第2页
2/3
读书随感-捡尽寒枝不肯栖_第3页
3/3
读书随感 捡尽寒枝不肯栖苏东坡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旷达乐观的,这世界在他眼里没什么是值得挂心的。即使略有为难,只要能够享受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就够了,从未见过他孤独凄苦的模样。可是就有这样一首词,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苏东坡。在这首词里,他跌入凡尘,变成像你我一样会难过、难过的,还有一点自怜味道的普通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即为残缺的月亮,“疏桐”也代表着不圆满,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稀疏疏的梧桐树上,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作者的心里颇不平静,即使在白天,刚刚带着全家人参加完一天的劳动。此时,大家都睡了。东坡悄悄披上衣服,走出家门,身形缥缈如离群的大雁。我猛然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开头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听着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我”悄悄地披了大衫走出家门。同样的孤寂,喧闹都是别人的,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幽人”一指隐居的人,一指幽居独处的人。除了在这首词里,东坡出现“幽人”以外,在另一首诗《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中也有“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一句。“幽人”自含孤独之意,但这份孤独源于知音难觅,自愿独处。词中意象“幽人”和“孤鸿”都有孤高之意,一个是仕途不顺,一个是离群索居。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中被“惊起”的究竟是谁?是“孤鸿”这是作者自己。又是被什么“惊起”?若惊起的是孤鸿,那惊起它的必定是离群的危险,它此时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若惊起的是幽人,那惊起他的可能是此时的寂寞和孤独,被贬谪的抑郁和无人理解的苦闷。孤鸿不同意随便在某一个枝头上停靠,宁愿在水里的小洲上休息。作者托物言志,借孤鸿的形象表达自己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理活动。 苏东坡的这种不将就、不流俗的态度源自于他内心的坚持和极高雅的艺术品味。在庄子《逍遥游》中有“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一句。达到这样境界的人能明确分辨出什么是内,什么是外;什么是物,什么是“我”什么是荣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书随感-捡尽寒枝不肯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