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四川省、重庆市工业园区考察学习报告四川省和重庆市工业园区是中西部园区的典型代表,这些年,以多重经济模式提振园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为了学习四川省和重庆市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服务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开拓思路,探讨合作,积极推动我省各园区实现新的突破,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安排9月19日至25日赴四川省和重庆市璧山工业园区、曙光都市工业园区、宜家厨业有限公司、曙光恒升珠宝加工厂、成阿工业园、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工业园、乐山希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进行考察交流。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并亲眼目睹了山城地区经济发展的惊人速度,更切身感悟到了他们的成功之举、真谛经验和实干精神。整个考察活动是一堂生动、实际、深刻的开放课、发展课,全体同志在思想上都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责任感、压力感和危机感空前增强。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璧山工业园概况腾笼换鸟焕发园区新活力过去,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皮革皮鞋,曾是璧山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而如今,“老三样”全部换成了“新三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这一变化过程,也是璧山工业向生态要效益的过程。这样一个数据最有说服力:2012年前,对污染企业实行“零容忍”,璧山主动放弃100亿元的工业产值,如今却换来了1000亿元的低污染、低能耗企业,实现了璧山产业的升级。目前,璧山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而璧山工业园区也被评为“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和“重庆市园林式工业园区”。随着30平方公里生态园区建设的加速推进,璧山工业园区,不仅是承载梦想的“舞台”,集聚产业的“洼地”,也昭示着璧山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路正畅。走进璧山工业园区,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却处处鸟语花香;这里,不见连片厂房,却真正“寸土寸金”;这里,既承载着现代工业的脉动,也辉映着现代都市的激情。如果从空中俯瞰,一条条宽敞笔直的道路,或纵或横,铺展于12平方公里的园区土地上。而“路修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在已建成的48公里道路旁,镶嵌着90万平方米绿化,园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我们招商引资的条件,可能是有点苛刻。”璧山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璧山本身是资源匮乏型城市,在环境、资源上的承载能力有限,璧山工业园区多年来的招商要求就是环保、绿色、低碳、低能耗、高产出,对污染企业一律拒绝。按照璧山招商引资的要求,投入上,每平方公里投资不低于45亿元;产出上,每平方公里要在80亿元至120亿元之间,未来这个目标将提高到150亿元;税收上,每亩不低于1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15万元。目前璧山大力发展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产业,相对之前的三大支柱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要少,投入产出也更高。对之前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如皮革皮鞋,园区则不再提供新用地,不能扩大规模,这也促使其通过提档升级取得发展。筑巢引凤推动工业园区集聚发展虽然进驻的条件苛刻,却吸引着更多企业落户璧山,大家看重的,就是璧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台湾的食品龙头企业统一,就是近年入驻璧山工业园区的企业之一。统一在大陆有36个工厂,其中在璧山工厂配备的设备是最先进的。该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们,食品企业选址时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他们当初选择到璧山,很大程度上也是被璧山良好的环境所吸引。除了统一外,重庆本地的知名食品企业将纷纷搬迁至璧山工业园区内。据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重庆市面上销售的鱼、兔佐料,有80都是在璧山生产的。除了对落户产业的筛选外,璧山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中也注重绿色和低碳,比如在生态环境上,做到“厂在林中,林在厂中”,同时,完善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在厂区20分钟的步行半径内,建公租房、社区公园等。这样的布局,使得市民和产业工人步行就可以上下班,家门口就有公园。20分钟的生活半径圈内,可以购物、娱乐、休闲,工作效率、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产业与城市在生态园区融合。正是有了环境的改善,璧山工业的发展才能取得耀眼的成绩。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