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讨论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上市公司由众多的股东及分散的股权所决定,很难直接由股东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采纳“三会一总"的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为由代表了公司的所有权由股东大会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企业决策权的董事并组成董事会和实行企业监督检查权的监事组成监事会,两种委员会共同对股东大会负责.再由董事会共同决定任命企业以总经理为首的高层经理人执行企业的经营权,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形成“四权"分离互相制约的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 董事会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其中董事由股东大会根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选举产生,一定程度上董事会代表了大多数股东的意志,代替全体股东管理公司。同时,我国董事会中还存在独立董事,即指不属于公司股东并且不在公司任职,且其自身工作与本公司没有业务往来的外部人员,参加到本公司的董事会为公司出谋划策。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引入外部人员参加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独立董事处于独立的第三方,也可以起到维护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作用. 董事会的组织结构中又包括了协助董事管理公司及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董事会秘书处,以及下设的负责各个具体项目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二)监事会 监事会作为企业常设的监督审查机构,其中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者公司职工选举产生.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并对董事会的决策以及经理层的运营进行审查。其中监事会内设审计部专门对企业进行时刻的监督审查。 (三)经理层 经理层作为由董事会任命对公司具体运营进行实际操控的群体,对企业的决策运行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经理层主要负责人为总裁(即 CEO)可设多名副总裁即一名财务总监(即 CFO)负责并领导各个部门,对企业运营进行时刻的调整。 (四)我国治理结构的分析 我国治理结构,是以内部治理为主的治理结构,强调上市公司内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股东通过相互之间的博弈选出董事组成董事会代替自己管理公司,同时选出监事组成监事会充当监督者帮助股东监督整个公司运营.而经理层也通过董事会表达自己运营思路,同时广阔职工也可以通过推举的职工代表成为监事参加董事会会议维护自身利益.因此董事会也成为各方利益相关者矛盾的集合点。 因此在董事会之下设立各种委员会,其中每一种委员会由专业、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加,避开了盲目投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