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因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许多会计人员因“利益驱动"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自我,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可靠,给国家、社会、他人造成损失。社会呼唤德技双高的会计人才,这就对会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会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法律规范。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为了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责而对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 一、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时代,会计人员面对的诱惑很多,成天与金钱打交道,玩数字游戏,这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能淡泊名利,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允地提供会计信息。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是在工作中迷失了自我,还是能辨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决于自身的道德素养.中职的学习阶段是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推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作为岗前培训的最佳场所,应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首位,使学生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的会计人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1。教书与育人脱节,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我国教育方针是“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德”放在了首位,这就说明会计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会计品行的培育。但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能进展,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教育目标只定位于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技能,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把学校当成了就业训练场所,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培育的学生容易在工作岗位中迷失自己。 2.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要求是“理论"要够,“能力"要强,“职业道德"要好,但现状却是重“理论”与“实务”培育,轻“道德”教育.有些学校未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虽然有开设的学校,但所占的课时比重小,还有就是与专业课和其他课程脱离,更别谈在其他科目、活动中渗透的道德教育。一味地注重知识技能的培育,只教会学生应该这样操作,至于为何这样,不这样做行吗及会出现什么后果等问题却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