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进展简史☆春秋战国扁鹊为最早小儿医☆西汉淳于意—下气汤治气鬲病,记录了儿科最早的医案。☆儿科最终形成在——-宋朝☆儿科现存最早专著:《颅囟经》 提出的小儿为“纯阳之体”观点。☆儿科著名医家:“儿科之圣"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幼幼新书》:南宋刘昉,整理、汇合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养阴认为六味地黄丸立意极好.☆明代万全提出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清—吴瑭: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1。胎儿期:男女生殖之精相合受孕,直至分娩断脐(40 周)。2.新生儿期:出生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满28 天。3。婴儿期:出生 28 天后,至一周岁。4。幼儿期:1—3 岁。5。学龄前期(幼童期):3-7 岁。6。学龄期 7 周岁—青春期来临(女 12,男 13)。7。青春期:女 11—12 至 17-18;男 13-14 至 18—20。胎龄: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 40 周,共 280 天,以 4 周为一个妊娠月。妊娠早期 12 周的胚胎期: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影响.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出生后 7 天。胎儿期死亡率最高—----——围生期.出生后死亡率最高-—————-新生儿期。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时期—-——-婴儿期。小儿非脾肾不足时期--—-———婴儿期。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一、体重初生:3kg;前半年:0。7kg/月;后半年:0。5kg/月 . 1 岁以上:2 kg 每年.波动范围±10%,低于标准 15%以上时为营养不良。六个月以内:体重(kg)= 3+0.7×月龄.7---12 个月:体重(kg)= 7+0。5×(月龄—6).1 岁以上:体重(kg)= 8+2×年龄 kg。二、身高初生:50cm ;1 周岁:75cm;2 岁—12 岁:70+7×年龄;上部量和下部量在 12 岁时基本相等.三、囟门:前囟闭合时间:12-18 个月;后囟闭合时间:出生时或生后 2—4 个月内。四、头围、胸围 一周岁头围等于胸围,以后胸围大。五、牙齿乳牙:萌出:4-10 个月(平均 6 个月),出齐:2—2。5 岁颗数:20 颗;2 岁以内乳牙颗数公式 乳牙数=月龄—4 或 6.恒牙:6 岁:开始换恒齿、第一恒磨牙;12 岁:第二恒磨牙;17 岁以后:第三恒磨牙(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