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进展,在经济与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渗透也在不断走向深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以达到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显著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成功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大幅度增进客户满意度的目的,已成为世界企业进展的潮流。对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实施“信息化”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企业生存进展空间的极好的机遇,同时又是一次不能不慎重对待的考验,因为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化基础差、信息化实施难度大、信息化风险难以把握等是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分析讨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理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思路,探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策略,是—项十分重要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有关“企业信息化”的表述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理解。对中小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是指中小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在企业生产、设计、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及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实现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的有效集成和综合管理,达到优化配置企业各种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信息化有自身的特点: 以业务为根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 中小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简单应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根据本企业产品、工艺、流程、客户及服务等特点,运用合适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所以,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以自身的业务作为根基,把具体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否则,脱离了企业具体的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必定会成为“无本之木”,从而导致失败的结果。了解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不少中小企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如信息中心、计算中心等)的事,只要由信息技术人员具体实施就行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由于其所处的地位较低以及对业务的了解不足,对企业的业务缺乏通盘考虑,很难独立完成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工作。所以,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企业业务部门的支持与参加,是很难成功的。 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