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探究 摘要:中小企业的进展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进展所提供的支持并不理想。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仍然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形成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并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融资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制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的地位作用并不相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难”“贵”“险”。企业的融资方式总的说来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有限,因而其资金大部分是靠外部融资获得。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情况并不理想,虽然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等的出台为一些盈利能力强、高资信、状况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但是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很少,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导,但又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中国企业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报告显示有 49。9%的民营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非常难”,有 29。2%的认为“有难度”,认为“不太难”的只占了 20.9%。“融资贵”,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国家的法定利率,这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难以承受。我国大概只有一成左右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贷款。据报道浙江有 70%左右的中小企业靠民间借贷,年息最高的达到 180%。“融资险”,借贷双方均面临高风险。高利贷的成本很高,中小企业若要长期、及时地归还债务,就可能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一旦资金断裂,就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从中小企业本身分析 当前,多数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并不是垄断行业,而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盈利水平总体不太高,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总体评估也不高.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其产品开发和市场讨论缺乏科学依据,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市场波动,金融部门的贷款就会产生较大风险,致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信存有疑虑,对其贷款的审查、发放比较严格和慎重。事实上,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