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安教函[2024]14 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 组织机构(一)指挥小组组长:成员:职责:1、对危险化学药品万一发生火灾、泄露、丢失等意外情况,指挥中应视具体情况迅速组织各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制定相关措施.2、保障各种应急物品、器材、一起所需资金。3、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小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4、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5、紧急呼救电话:巡警 110 急救 120 火警 119(二)抢救小组组长:成员:职责:发生大的事故后,要保障对外界的联络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做到上通、下达,同时应做好救灾组织与预先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做好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三)医疗小组组长:成员:职责:发生事故后对伤势较重的人员要做好与附近医院的联系,并保证急救药品和设施的齐全与良好,同时对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要逐一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损害要有相应的抢救措施。二、 危险化学品急救措施在实验室中发生人身中毒时,必须实行急救措施,再送医院治疗。(1) 吸入毒气:将其移到空气新奇处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让中毒者吸新奇空气,如轻度中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假如发生昏迷休克,可给中毒者做人工协助呼吸,保持宁静,注意保暖。(2) 消化道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钾溶液或 1:50 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能太浓,防止灼伤胃粘膜)。洗胃液要大量喝,边喝边使中毒者呕吐.假如没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冲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呕吐.洗胃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洗胃中基本没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剂.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汤等。主要毒物的毒性症状及其急救措施,附表:物质毒性症状急救措施氨气吸入浓氨气,呼吸感觉困难饮用牛奶、蛋清(蛋白)或汤类,喝 3%的醋酸或柠檬酸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它丧失机能,人感觉头痛、昏迷、昏睡不醒而至死。CO 达到 0.1%时,1 小时意识不清,4 小时致死。把患者移到空气新奇有光线的地方,注射咖啡碱,喝淡茶,皮下注射食盐水,吸氧气或人工呼吸.乙醚吸入蒸气后会麻醉一般是吸氧,进行人工呼吸汞及其化合物汞蒸气侵害呼吸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