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说明会招生方案一、现状简析1、公开课的进行过于随意性,没有具体科学的周期安排。2、主讲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没经过定期有效的培训。3、主讲内容仍没有系统性的架构。4、公开课的进行目标还不够具体明确。5、各学科公开课的协调规划。6、保障措施不到位。7、公开课结束前后的销售攻单。8、进行过程的细节考虑.9、电话邀约的组织.10、客户资料的有效性整理。二、目标任务1、招新。公开课、课程说明会进行前要有明确的目标,任何活动的组织都应当以结果为导向。如:要实现招新人数、到访人数、电话邀约量、参加打邀约电话的人数、每个邀约人的电话邀约量等要具体化.2、品牌服务的提升. 三、实施办法会议前 一、市场分析:提出公开课/课程说明会主题、思路建议.各科课组长/项目负责人结合新生增长情况、市场状况、客户需求的对比,进行优、劣势分析,作为制定公开课/课程说明会的依据。在公开课/课程说明会实施前三周(周三课组长会议),提出主题、思路建议,以书面形式提交到校长。(向校长提出做公开课/课程说明会的需求)公开课、课程说明会进行的时间:春秋:开课后第二、三、四、五周开展.寒暑:开课前两周进行。 公开课时间补充说明:一学年分四个学期, 春秋季、寒暑假。假设一学年举办 30 场,可如下分配:春秋季:开课前举办 2 场, 开课后第一个月举办 4 场, 开课后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为淡季,两个月一共举办 3 场, 第四个月为最后的续班招新月, 举办 4 场。寒暑假:寒暑假课时比较密集, 所以在开课前举办 2 场即可。形式:除各年级衔接时,春季快结束时,暑假开课前,中考前,小升初前举办几场大型的说明会(人数超过 100),其它时间举办公开课即可,(这里的公开课不纯粹是公开课,我们以后的公开课可以多个科目同时进行,先让家长与学生分开,由资深的老师给家长讲半小时左右的课程,上公开课的老师利用这半小时在另一个课室给学生上课,半小时后由公开课老师带领学生进入会场展示效果,公开课时间可根据举办科目的数量来定,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内。)春季、秋季:第二,三,四,五周,进行课程说明会,有利于跨学科推举,挖掘出潜在生源。具体的科目:第二周:数学——热门学科,越早进行越有竞争优势;第三周:物理、化学——热门学科,早一点进行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第四周:语文——让学生和家长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五周:英语,或者是可以将前几周进行过的反响不错的学科再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