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工作程序:1 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好,设立的目标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 2 监控靶行为(评定靶行为的基础水平.详细观察和记录该行为发生的频率、程度和后果。特别要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 3 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 4 实施强化(继续记录靶行为,及时给予强化.阳性强化法的标准应是现实可行,可达到的.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假如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假如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假如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给予惩处。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叫阳性强化法。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1 心理诊断阶段:主要任务根据 ABC 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咨询师要分清主次,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协商咨询目标,向求助者解说 ABC 理论。 2 领悟阶段:首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其次结合具体实例,从感性到理性,反复向求助者分析说明,使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他们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 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③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 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部分.主要任务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技术包括:①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苏格拉底的方法),通过咨询师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咨询师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不断重复的辩论.②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首先使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到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最后,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会了哪些观念.对于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的积极改变,咨询师应及时给予强化,以巩固他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③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