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 -—主讲:赵洪丽一、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是讨论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劳动力资源稀缺性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性、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经济学的讨论方法有两种,主要是实证讨论和法律规范讨论。实证讨论是讨论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步骤是确定讨论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法律规范讨论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劳动参加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加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总人口率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 ) 劳动力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劳动力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供给无弹性 E=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供给有无限弹性 E=~ 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 0。单位供给弹性 E=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供给富有弹性 E)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 E(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劳动力参加率的生命周期:1、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加率下降。2、妇女劳动参加率上升。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 岁男性劳动参加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加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 , 二级劳 动参加率提高 .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加率下降。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需求无弹性:E=0需求无限弹性:E=∞单位需求弹性:E=1需求富有弹性:E>1需求缺乏弹性:E〈1MRP=VMP=MP*P劳动力市场的性质: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 - 工资 。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