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包括一切对组织中的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及其实践活动。员工的行为表现是组织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关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成败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的进展分为四个阶(从学科的角度)(按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组织形式划分)一、手工艺制度阶段二、科学管理阶段三、人际关系运动阶段四、组织科学--人力资源方法阶段一、手工艺制度阶段在古埃及和巴比伦时代,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家庭手工工场方式。在这种手工艺制度下,师傅与徒弟生活和工作在一处,因此非常适合家庭工业生产的要求。二、科学管理阶段18 世纪中叶,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这是一场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与科技革命,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导致了劳动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率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的人事管理方式发生变革。劳动分工自主要优点是:(1)新工人接受培训的时间减少;工人的工作转换减少、节约了工作时间 ,并使工人的操作更加熟练;(2)合理安排工人节约了开支,并由此而产生了以技能水平为基础的工资等级制度;(3)原材料的消耗减少.专业化的缺点是:把人变为机器的附属物,压抑工人的活力.案例 1: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 1799 年在苏格兰建立了一家棉纺厂。他认为人的行为世所受待遇的反应,雇主和组织应该努力发掘人们的天资,消除影响员工的天资充分发挥的障碍.欧文还创建了最早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他把一个木块的四面分别涂成白黄蓝黑四种颜色,其中白色代表优秀,黄色代表良好,蓝色代表平均水平,黑色代表差。他把这一木块安装在机器上,每天将反映员工前一天工作表现的颜色转向通道及时向员工提供工作业绩的反馈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欧文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科学管理的最根本假设是认为存在着一种最合理的方式来完成一顶工作,这种最好的工作方式最有效率,其速度最快,成本最低。为此,需要将工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它们以最有效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美国的机械工程师泰勒(F.W.Taylor)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 18 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进行试验,系统地讨论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