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资料初中化学名词多,记忆多,诸多宝贝会在开始时混淆概念,导致考试失分,在月考之际, 作业帮一课的老师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知识要点总结和易错点梳理,助力大家考得高分!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构成、构造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化学的作用(1)运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2)运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三、化学发展史——近代(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一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3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注意:(1)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形状和状态的变化。(2)化学变化中的常见现象: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体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要点 1认识化学要点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在此处键入]易错梳理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步发生物理变化。判断与否为化学变化的根据是与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1 试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试验-----试验验证-----搜集整理-----试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2 检查燃烧后与否有 H2O 生成的措施: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小液滴产生,则有水生成。3 检查物质燃烧后与否有 CO2 生成的措施: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 CO2 生成易错梳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将“浑“写为“混”哦!1 试验室药物取用的规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物;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物的气味;不得尝药物的味道。“节省原则”:假如没有阐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 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处理原则”:用剩的药物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2 、固体药物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