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内涵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重要是指对 0~6 岁年龄阶段的小朋友所实行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 0~3 岁的初期教育和 3~6 岁的幼儿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可以影响和增进小朋友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小朋友周围的资源,对 0~6 岁年龄阶段小朋友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幼稚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稚园是对 3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二、学前教育的实行形式学前教育的实行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期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的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开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重要任务。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1837 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 1~7 岁小朋友的教育机构,1840 年正式命名为“幼稚园”(原意为“小朋友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开办的幼稚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3、教育质量的提高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 19 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开办的湖北幼稚园(19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小朋友团(抨击旧中国的幼稚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倡导“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历史的转折2、曲折起伏的前进3、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1)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2)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9 年 6 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幼稚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并于 1996 年 6 月正式施行。1989 年 8 月,国家教委公布了《幼稚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同意颁发的第一种学前教育法规。7 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0 月,中国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 岁小朋友学习与发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