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之我见电大论文

2025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之我见电大论文_第1页
1/8
2025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之我见电大论文_第2页
2/8
2025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之我见电大论文_第3页
3/8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之我见【内容提要】 诗歌凭借精练的文字、丰富的想象、诚挚的情愫、美好的意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诗歌教学该怎样进行,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而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挖掘出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关键词】诗歌 鉴赏 朗诵 能力【正文】所谓文学鉴赏,是指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详细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有,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马克思指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史熔铸了璨如星河的优秀诗篇。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徜徉其中,不仅能让人获得美的享有,还能增长文化积淀,提高文学素养,让我们得到一种情感、民族性格的熏陶。诗歌凭借精练的文字、丰富的想象、诚挚的情愫、美好的意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三百篇”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数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豪情壮志之辞,也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谓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面对如此感人的文化遗产财,怎样去品析、研读、讲授呢?一、跨越鉴赏者与鉴赏对象存在的鸿沟鉴赏者若不具有应有的审美能力,是无法进行鉴赏活动的。对于古典文学、古文化老式知识方面积淀的贫乏,审美能力的有限,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感知尚有一定难度,对于诗歌中隐藏的言外之意就更难以品味了。由于年代长远,古诗与现代人自身就存在隔阂,鉴赏者与鉴赏对象存在一种鸿沟。诗歌鉴赏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跨越这道鸿沟呢?首先,教师要设法让鉴赏者(学生)和鉴赏对象在同一平面上对话, 排除诗歌旳异己之感,把古诗传达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虽然世殊事异,但有些景有些情是永远不变的,例如日月山川花草鸟树,例如离别乡思失意哀愁。古典诗词在主题情感方面并没有多少高深莫测,而只是在文字组织、文字的运用、体现的方式上独具特色,独具匠心,因而也独具魅力,经久不衰。例如如下一首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之我见电大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