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一、课程性质及改革思绪 在开放教育试点过程中,巳经把“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全过程的监控,深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工作的突破口。贯彻好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形成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措施、考试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避免平时教学、形成性考核、终止性考核相脱节。成本会计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在内容和学习上体现为理论性、操作性强,难度较大,学生要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必须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措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应用”上下功夫。作为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考核测评也应体现这一教学规定,突出应用,本次考试改革将突出这一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绪是:1、加强学生平时学习,避免学生期末考前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开放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在职成人,学生的年龄构造多样,固有的工学矛盾产生的是可用学习时间的零碎性,怎样让学生有效地运用好可用学习时间,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变化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与方式措施,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率。2、形成性考核与终止性考试整体设计。在体现两种测试不一样的测试目的和作用的同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络,使其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友好的考核整体。3、形成性考核通过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这样可以敦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及时完毕任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形考任务的及时布置与提交;及时反馈,包括形考任务答案、分数及教师反馈意见;以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增进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等。4、突出“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培养目的。成本会计主教材共十六章,波及详细实务操作问题的核算内容就占了十三章,只有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规定和一般程序、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措施概述没有波及到,其他如要素费用的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竣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派的核算等内容,都是以账户形式出现,围绕详细实务操作问题的核算展开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这几章的内容都是以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