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1 自考行政法学历年名词解释*1.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方式体现出来的行政行为。P118 .102.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亲密有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详细行政行为。P161 .10 .10 .1 .10 .10*3.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者的声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导致一定损害以示警戒的行政惩罚,故又称为申诫罚或精神罚。P178 .104.行政侵权责任: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义务,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P242 P.10 .105.行政复议机关:是指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详细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P258 .10 .4 .10 .106. 抽象行政行为: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不特定的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P129 .4 .4 .1 .107.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导致损害,国家对此承担的赔偿责任。P313 .4 .1 .10 .108.行政惩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予以行政制裁的详细行政行为。P174 .4 .4 .1 .19.相对人参与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有理解并被告知有关自己权益的行政行为的权利。P224 .4 .4*10.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同意,在一定区域内设置的行政机关。.1011.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承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P96 .10 .10 .112.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严禁的状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行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P148 .10 .4 .10*1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用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履行义务相似的状态;或者处在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用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详细行政行为的总称 。P188 .10*14.行政规划:也称行政计划,是指行政主体在实行公共事业和其他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出有关行政目的,事先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详细的行政目的,并深入制定为实现该综合目的所必需的各项政策性大纲的活动。P194 .10*15.比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