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端镇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马建刚马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举。在当前“形势严峻、过程痛苦、前景谨慎乐观”的宏观形势下。孙端镇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之路走得如何,未来发展潜力怎样,就此问题,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形成以下报告:一、现状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近年来,孙端镇广大企业主动应对,积极“自救”,通过设备升级、产业延伸、自主创新、培育兴业等途径,自觉不自觉地推进转型升级,将各种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纺织印染企业注重设备投入,走“精”、“优”之路。作为受金融风暴影响最为直接的纺织印染企业,纷纷苦练内功,改造设备,加强设计、研发与营销,致力发展高端产品,从“大”而“全”的低端加工向“精”而“优”的纺织终端延伸。新落户的“欣洁家纺”,进口部分设备,最大产能达2亿元。从生产多种类的布艺沙发、家纺产品到独产窗帘布和成品窗帘,力求将其做精做优。目前,该企业已开发出PVC、塑料、竹、木等多质地的成品窗帘,产品全部出口欧美、中东,预计2009年产值在4000万左右。“金丰印染”投入2千多万元,进口两台平毛印发机,生产印花毛纺产品,填补了镇内该类印染产品的空白。“云锦纺织”通过设备改造,专产阿拉伯头巾,销路好、利润高。“荣邦”从贴牌加工出口产品,转而创设自有品牌“拥抱”,开发出新品生态苎麻纤维袜,出厂价就达每双10元,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升级,使孙端镇的纺织印染基本摆脱了低端、低质、低效益的旧有模式,依托我县“印染+市场”的独特优势,稳打稳扎,从目前看,经受住了阶段性“金融海啸”的洗礼。建材企业注重产业延伸,走“强”、“大”之路。建材企业依托镇内较为发达的建筑业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有选择地调整产品,寻求新利润增长点。“德伊建材”原单产砌块砖,现商品混凝土、干粉砂浆等新项目已投产见效,虽然市场无法满足其产能,但年产值估计能逾7千万元。振兴砖瓦厂从单产粘土砖到生产水泥砖,今年又整理窑址,投入800多万元,购入两条生产线,利用母公司PVC管销售渠道,生产25-800公分口径的PE管(该管专作城市、农村基建的排水管),根据国家有关导向意见,这种产品将逐步替代PVC管,前景广阔,预计春节后可投产见效,产值在5-6千万元。该厂还计划逐步淡化粘土砖生产,抢抓运河通航后的潜在船舶市场需求,新上小型造船(修船)厂,生产50-500吨级的货船、小游艇,此项目已在考察、落实中。“天基建材”独创用曹娥江淤泥制造增压灰砂砖,产品性能优于其它砖类,且由于90%原料是基本无成本的淤泥,利润空间较大。该厂还留下大片厂区,计划新上一种特种绝缘纸项目。这种绝缘纸目前由美国杜邦公司控制,每年分配给中国的配额仅1200吨,市场缺口巨大。目前公司的初步产品已经成形,预计明年能完成专利申请并投产,产能约300吨,以当前市场每吨50万元计,年产值可逾亿元。此外,“会稽山建材”的胶合板项目,“爱德建材”在阿联酋的矿山收购、新厂开设项目等正在落实中。由于建筑业的吸附作用,总体看,建材企业产品调整及时,市场定位有一定的前瞻性,“强”、“大”之路走得较为顺畅,全镇已基本形成从砖、水泥、钢材、模板、混凝土、粘结剂等的“一站式”建材生产基地。文教用品企业注重特色定位,走稳健发展之路。作为孙端最具特色的文教用品,相关企业在行业协会的统一协调下,依据各自特色,调整主打产品,细分市场,抱团作战,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根据市场变化,“顺兴金属”、“美力钉业”从文教钉生产到侧重工业钉生产,“恒利达文教具”从主产文教钉到主产卷笔机,“新世纪文教”从主产橡皮到主产蜡笔,“大灵文教”从单一到多样再重新到精做橡皮。作为龙头之一的“顺兴金属”还投入600万元,新建6000平方米厂房,新购设备,新上一种装订材料项目,年可新增出口1500万人民币。各具特色的产品减少了同质化竞争,行业协会的集群力量,增强了话语权,利润空间得到有效提升。机械仪表企业注重开拓创新,走创牌创优之路。从一定程度上讲,机械仪表是孙端工业结构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正因其新,相关企业通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