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DDDDDDDDDDDD3.1 DD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灰(素)土为垫层材料的换填垫层法地基处理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基坑、基槽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含其下有暗沟、洞穴)的地基处理施工。3.2 DDDDDDD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3.3 DD3.3.1DDDD挖去软弱土层,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经充分拌合,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以换填垫层法处理的地基。3.3.2 DDDD挖去软弱土层,用有机质含量小于的粉质黏土,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以换填垫层法处理的地基。3.3.3 DDDD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消除地基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松散砂土的液化性质等),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3.3.4 DDDDD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碎石、卵石、砂夹石、土夹石;砂、石屑;粉质黏土,灰土;粉煤灰等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3.3.5 DDDD土在施工时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采用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通常用以表示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3.4DDDD3.4.1 DDDD3.4.1.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进行必要的压实试验,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素)土的厚度和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施工方法。3.4.1.2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环保、文明施工交底。3.4.2 DDDD3.4.2.1 用于素土地基中的土料宜用粉质黏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不宜使用块状黏土,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垃圾、膨胀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的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粉质黏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3.4.2.2 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或。)土料宜用粉质黏土,不得使用块状黏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含水量应符合规定。)石灰:采用块灰或生石灰粉;块状石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的生石灰块。3.4.3 DDDDDD3.4.3.1 DDDD装载机、翻斗车、筛土机、灰土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