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层条件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李德军,许锦亮,王 元,费若强(山东华鲁基础工程公司,山东兖州 272100) 摘要:介绍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实行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复杂地层;旋挖桩;人工挖孔桩中图分类号: TU4731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 —5716 (20240044 -) 03 —04 1 工程简况锅炉房、烟(3)中等风化白云岩: —⑥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张开度好,裂隙面和溶隙溶孔多 1 层,灰白色,薄-中厚 某电厂建设规模为 2 ×600MW 机组,厂址位于山区,为剥蚀回填场地.因厂区地质条件复杂,拟建构筑有泥砂质充填,岩体较破裂,呈裂隙块状结构,岩芯呈碎物均进行了地基处理,其中主厂房、凉水塔、块和粗砂状,该层分布广泛。 —2⑥层,薄—中厚层状,囱等荷载较重建筑及厂房内动力基础采纳了灌注桩. 2 厂区地质条件 2。 1 地层条件厂址区展现低山地貌景观,原始地形自北东向南西起伏,低山与宽缓的冲沟相间.厂区现已整平,原始地形不复存在.根据施工图阶段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厂区地层上部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物,基地为中寒武世高台组薄层-中厚层状白云岩。简述如下: 2. 1。 1 回填土为场地整平开山堆积形成,为破裂岩块、岩屑及少量粘性土组成的碎石土。碎石成分为白云岩及灰岩,粒径极不均匀,很多部位有零星大块碎石,碎石含量约为 55 %,其余为砾石、砂状岩屑和少量的粘性土。该层厚度自山坡向下逐渐增大,在冲沟处最厚可达 24。 10m. 2. 1. 2 第四系沉积为山前冲洪积和残坡积的粘土,稍湿,硬—可塑,土体混少量的风化角砾及碎石,空间分布不连续,负地形处厚度最大,在山坡及山顶处很薄甚至消逝。 2。 1。 3 中寒武世高台组薄—中厚层状白云岩(1)全风化白云岩,岩体已分解成粉细砂,内部多含有风化程度较低的坚硬骨架部分,或为岩块或为碎石,以透镜体和层状分布,空间分布不连续,多分布在主厂房、锅炉房和凉水塔地段。厚度 0。 4~9. 30m。该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2)强风化白云岩,风化裂隙极发育,可见原岩结构,岩石部分已变酥易碎,手可掰断,内部含有多量风化程度较低的坚硬骨架部分,或为岩块或为碎石,以层状和透镜体状分布,空间分布较连续。层厚 0。 30~16。 10m。节理裂隙较发育,闭合,多为方解石脉充填,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该层仅少量分布在主厂房、锅炉近扩建端一侧. 2. 1。 4 破裂带白云岩层间构造破裂带,岩体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