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咬合桩施工工艺标准控制 1、导向墙⑴ 施工导向墙之前要进行人工探沟开挖到地面以下 2。5m 左右到原状土层,确保地下管网安全;⑵ 施工放样时应综合考虑成孔工艺、桩位偏差、垂直度偏差、桩身变形量等施工误差,同时为抵消咬合桩在基坑开挖时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向内位移和变形而造成的基坑结构净空减小变化、测放咬合桩中心线坐标应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外放 100-150mm,并做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检查控制要点:① 平整场地:施工前要对场地进行整平,清除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劣质土壤,避开后期导墙不均匀沉降造成桩身垂直度偏差.② 模板安装:定型钢模安装要控制好垂直度、净空,若有偏差将直接影响桩身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 2‰以内,净空比设计孔径大20—25mm,确保加固牢靠,严防跑模。③ 强度:导墙混凝土强度需满足设计要求,防止施工过程机械将导墙压碎,造成桩身垂直度偏差.拆除模板,拆模后立即加设对口撑,保证导墙在施工中保持稳定。2、钢筋笼焊接⑴ 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28mm 时要采纳机械连接(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 I 级,《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24);⑵ 钢筋直径大于 14mm 小于 28mm 时焊接全部采纳 CO2气体保护焊或者机械连接;⑶ 钢筋直径小于 14mm 的可实行绑扎连接;⑷ 对焊完成的主筋在下料时满足设计长度,准确加工加劲筋,使尺寸满足钢筋笼的直径要求,将主筋位置明显标记于加劲筋上,每条主筋均焊于加劲筋标出的主筋点位上.在加劲筋固定主筋时应注意:主筋接头应相互错开,保证 35 倍主筋直径范围内的接头数目不多于主筋根数的 50%。钢筋笼框形成后,箍筋按设计间距点焊于主筋上.桩的保护层厚度采纳主筋加焊钢筋环固定;检查控制要点:a、钢筋笼长度 b、钢筋笼直径 c、主筋根数与间距 d、箍筋间距与绑扎(电焊),箍筋加密区位置与加密区长度 e、主筋与加劲箍焊接质量 f、主筋连接(焊接、直螺纹)质量;3、钻进成孔检查控制要点:⑴ 钻进成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套管底口超前开挖面 2m 以上.这一点非常重要,过程中要重点控制.若开挖面超前套管底部,相邻素桩砼在冲抓斗冲抓过程易流入孔内,素桩形成孔洞;特别是上节套筒已全部压入,未接下节套筒这一时间段,施工人员为方便施工,常常会发生开挖面超前护筒底。⑵ 成孔垂直度的控制为保证钻孔咬合桩底部有足够厚度的咬合量,除对孔口定位误差严格控制外,还要对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成孔后孔用垂球(Φ400mmδ3mm 钢板加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