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云贵乡中心学校 郭珍全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关键是构建起适合老师自我进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具体要求是:严格实行老师“坐班制",强化老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检测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把学科的作业训练纳入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业要立足基础,分层要求,尽可能做到当堂解决,当堂订正。 一、加强备课管理 备课管理要实行老师资源共享,促进老师相互学习,同伴相助,教学相长.在教案设计中,注重预设与生成关系,注重三维目标达成,关注学生的进展.针对有的老师照抄照搬老教案或名家教案,要出台老师教案检查表,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力争做到一周一次重点检查,并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把检查的情况与老师的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目标落实,确保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二、抓实课堂监控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猎取知识,进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要求老师要做到多读、多讲、多练,在课堂上注意老师的导入、讲课、提问、作业、板书,处理好“创新"与“双基"两个关系,力求当堂任务当堂清,同时,学校可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新、相互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学校领导不定时查堂、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法律规范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要依据,作业布置与批改要做到仔细、细致、及时。精心设计作业。作业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业。老师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不使用“×",必须用鼓舞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尽可能实行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业作为老师与学生情感沟通的载体。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老师要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再次批改。坚决杜绝老师误批现象,若有家长对老师批改的作业不满意,学校核实后,将影响老师的月考核.督促老师不断进行总结.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老师建立“错题档案”记录,把学生常错的,典型试题进行简单地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坚决杜绝老师的随意性,为科学有效在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第一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