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是:一是严格实行老师“坐班制";二是强化老师的备课上课、计划落实、教学反思、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检测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一、加强老师备课管理随着我县电子白板使用的全面铺开,电子备课室的启用,备课管理要实行老师资源共享,更好促进老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针对有的老师照抄照搬老教案或名家教案,应出台老师如何备教案及教案检查的办法,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到有记录、有通报。把检查的情况与老师的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二、抓实课堂监控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提高课堂效率上:组织教学是关键;精讲多练是重点;导入、讲课、提问、作业、板书重细节;处理好“创新”与“双基"两个关系是保障.同时,学校可开展以老带新、学科组内相互听课、行政推门听课、“走出去,带进来"等活动,进一步法律规范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落实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序的进行,做到不盲目进行,假如你的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肯定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四、培育教学反思意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反思我们常常是口头说的多,记录整理的少,反思老师自身的多,反思学生表现的少。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反思的效果很差,只是流于一定的形式,对老师的专业成长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很多老师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方法:1、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现。再优秀的老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老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老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的片段值得认真咀嚼,哪些学生的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教学环节还需改进等等。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记录,主要记录三点:①教学的成功经验.每一节课都会有精彩的片段,老师要学会做有心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教学中的成功、精彩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长此以往,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②教学的失败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在老师的施教过程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可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