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学校是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应环境优美,积极向上,设施完好,秩序正常,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包括校园、教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设施的清扫、维护、检查等工作,其基本要求是净化、绿化、美化。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它关系到班容班貌、校容校貌,也关系到师生的文明举止。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卫生责任区工作、检查评比工作、红领巾监督岗工作。一、 设立卫生管理组织1、学校设卫生管理领导小组.2、楼层负责人、班主任是各自卫生责任区卫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3、卫生管理的日常工作有德育处、总务处负责。二、 卫生责任区工作制度1、班级卫生各班环境卫生责任区由德育处按学年划分安排. 楼层负责人负责对本楼层各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区域班级相关责任人并落实整改。班级卫生管理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班级设一名劳动(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卫生工作。班级卫生分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室内卫生包括地面、墙壁、门窗、玻璃、黑板、桌凳、饮水机、清洁用具、电视机、电脑桌、教室门前楼道及不锈钢扶手等;室外卫生是指班级卫生包干区;班级卫生每天打扫三次,分别在早读前、午饭后、下午放学后由值日生完成。值日表必须上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办公室、功能室卫生各办公室、功能室卫生,由所在办公室的老师及所定功能室的责任人负责卫生清洁和保持,坚持每天清扫、保洁。各办公室负责人及各功能室所属部门负责人负责督促。 3、学校成立卫生检查组,由德育处和学生干部组成。采纳常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常规检查由德育处负责完成,抽查由检查组共同负责完成。检查时间:常规检查每天一次,一般早读开始后。抽查每月至少一次,临时决定抽查时间. 检查结果:每天公布一次。检查小组对卫生质量较差的班级提出整改要求与批判。检查结果作为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三、卫生、保洁标准1、包干区卫生标准:要做到地面洁净无果皮、枯叶、纸屑、烟蒂、痰迹,墙面无污迹、蛛网、灰尘,窗台无灰尘,绿化带内无垃圾,要求垃圾入桶,无卫生死角。 2、办公室卫生标准:办公室要做到门窗清洁;室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墻面无灰尘;桌、椅、桶、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图、表、规章制度等悬挂法律规范。 3、功能室卫生标准:要做到门窗清洁;室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墻面无灰尘;桌、椅、桶、柜、橱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图、表、字画、规章制度等悬挂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