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案讨论分析跟踪表班级: 七年级 姓名: 张玉清 时间:项目实验前跟踪学生的情感态度、日常行为学习状况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仔细,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仔细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课堂表现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常不同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家长反映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学生反映内向,腼腆,不要同意与人交往,在班里朋友较少。实行干预措施后 年 月 日形式内 容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去除她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常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判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常常用眼神来鼓舞她,还常常对同学说:“看,范国静今日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仔细!”“范国静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范国静同学……”渐渐的,心仪开始喜爱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一天。 一 个月后表现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同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实行干预措施后 年 月 日形式内 容 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这是一次上课时的片断。 师:谁来 把课文 读 一 读? 师 : 请你 来 读一读 好吗 ? 生: ( 摇头 )。 师:你不同意读吗? 生:不同意。 师:有进步,刚才是摇头,现在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这样,整篇课文你就不读了,读第 1 自然段好吗? 生:(默不作声)。 师:假如你觉得站着读不太好意思的话,可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 生:(停顿了几秒之后便开始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有几个字读错了,老师帮助改正了,当读完这一段后老师示意班里的学生为她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