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突发事件多出自基层,受在基层,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对于我县经济率先突破进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抓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关键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要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必要的经费,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也应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应急领导机构,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扎实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二要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要根据预案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根据本辖区、本行业特点,仔细做好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管不管用是预案的生命线。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突发事件各环节的工作,在编制时,要做到职责明确、简明扼要,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要结合预案积极组织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加的应急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三要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基层应急队伍处于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是先期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一支基本素养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可以在隐患排查和信息报告中发挥预警作用,在先期处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中发挥辅助作用。组建基层应急队伍要充分整合现有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企事业应急队伍、志愿者队伍等重要力量,要建立物资储备制度,落实后勤保障,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处置能力。形成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地质灾害医疗抢救等专兼结合的应急队伍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努力将各类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四要强化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预警。要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同时要建立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报告制度,重点区域、行业、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