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纪律管理的好方法1。前言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处;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而在体育课堂上,大多数体育老师都认为令人身心舒服的课堂环境、学生遵守纪律对于高质量的体育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必不可少的。纪律不是万能的,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与成功,身心的和谐进步与进展,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纪律是其中之一。尽管我们对纪律的认识在改变,内涵也在变化,但对纪律的追求却永远不能放弃。而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良好的体育课堂纪律的养成,更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重要前提。2 不良纪律问题的原因2。1 好动爱玩的天性 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的一种本能倾向.因为他们需要从各种角度去了解、认识变化多端的外部世界,而好动爱玩正是他们特别的认识手段.一年级学生是刚刚从幼儿毕业,他们不受约束,脑海中只有玩的念头.他们注意力的持久时间很短,学习过程中很难长时间控制自己的行为意识,这个原因是最主要、也是老师在课堂上管理纪律最直接面对的问题.2.2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过于刻板和无趣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突出问题,一是机械化,根据课前备好的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根据规定好的过程创设教学情境,老师上课是照教案这个脚本在演戏,使教学过程机械化,刻板的程序必定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二是竞技化,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竞技化训练,对基本的技术技能实行重复刻板的训练,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存疑。这种课堂教学过程略去了知识产生、进展的过程,远离了生活实际,学生面对的是一堆僵硬的条框,学习过程也变成了束缚思想、束缚手脚的呆板、封闭的过程.实施长久的话,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从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了,滋生出各种违纪行为. 2.3 公平的天平倾斜,自尊心被损害公平的心理在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很大地位,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来更多的违纪行为。比如在有很多人讲话时,专门点了某个学生的名,并当众提出了严厉地批判,学生对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的指责多感到羞辱,会认为老师不公,假如是常常受到老师批判的同学,就会感到老师不公平,总是点他的名,从而顶撞老师或者迁怒于周围其他同学,做出各种违纪行为。2。4 同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