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班在《品德与社会》科的教学中能围绕培育学生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集体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这一学期学习生活的锻炼,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 一、上课、备课是关键. 只有仔细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开以往满堂灌的错误。 二、抓好训练,学以致用。 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 三、抓好落实,常抓不懈.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下 ,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且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行的。 四、对于思想品质良好的同学,再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对于习惯较差,思想观念差的同学,从生活中入手,正面疏导,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 五、从认知上引导学生。 (一)让学生知道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而自豪,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 (二)让学生知道了一些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创新发明、搞科技小制作的事例,并向他们学习,积极动脑动手,参加一些科技活动。 (三)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有毅力是意志坚强持久的表现,是学习进步,事业有成不可缺少的品质,每个人都在平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磨练和培育自己的毅力。 (四)让学生知道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在取得成绩或受到表扬时不骄傲,才能不断进步。 (五)让学生树立了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面对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积极进取,争取最后胜利。 (六)让学生能分清是非界限,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分清是 非的方法,正确的事坚持做 , 明知不对的事 情 , 再 小 也不做。 (七)让学生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也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 (八)让学生懂得了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人人都应爱护,见到同学损坏名胜古迹的现象都能自觉批判、劝阻. 六、存在的问题.(一)有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起来. 说道理,同学都能明白,但是真 正到生活中, 甚至关 系到自己的 利益 的时 候 , 往往 言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