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的小妙招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老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进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班集体的健康向上与否将对他们的一生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小学班级管理的小妙招 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几年,对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工作有颇多认识和感受,也对此项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讨论,发现情况不容乐观。现例举如下: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主要危害 (一)“威权式"管理 常常听到中小学同行说他们认为育理论所介绍的原理、原则、教法均不切实际,必须代之以严厉管教与体罚,因为这些老师从小学、中学都是这样被打大的,才有今日这样的成就,于是也就依照以前老师的方式行事.一些老师深受“不打不成器”、“教不严,师之惰”观念之影响,加上绝对服从与齐一标准,要求学生乖顺,这种现状一直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甚至一般家长的质疑。 (二)“保姆式”管理 长期以来,保姆式教育充斥着小学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物都由老师包办,老师天天守在教室,亲自处理纪律、卫生、出勤等日常事物,老师的这种包办管理,害了学生,也害了老师自己,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新精神,也抑制了广阔老师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废除保姆式教育,提倡并实行学生自治已成了当务之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 (三)“重智育,轻德育”式管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以学生的学科成绩及高升学率作为教学成效的指标,小学也不例外,一切以学科成绩为主,整个教学重心放在学科知识教学上,忽略情意、技能、认知三个目标的同时达成.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尊重、协助与鼓舞,无法给学生一个安全、温暖、和谐、无恐惧的班级气氛,更无法让学生在自我努力中获得成就,培育出评价、欣赏的观念:当然也谈不上让学生在选择、珍视、行动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了。 二、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摒弃老师的领导权,进行平等地师生沟通,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进展,培育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