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构造12 病毒3、微生物 细菌 真菌知识点归纳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多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充满毛细血管,有助于气体互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 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 用鳃在水中呼吸.(08 中考)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5、模拟试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试验时,就可以用模仿试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试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试验,这样的试验就叫模拟试验。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 中考)(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构造,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乏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2、环节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2)蚯蚓: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一直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抵达蚯蚓全身。(07、09中考)3、哺乳动物:(1)重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大熊猫(07、08 中考)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 藻类 如水绵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有种子种子植物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构造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构造特征进行腔肠动物 : 珊瑚软体动物 : 河蚌 环节动物 : 蚯蚓节肢动物 : 蜘蛛鱼类两栖类 : 大鲵有脊柱 爬行类 : 龟鸟类哺乳类无脊柱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