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参训教师考核措施 根据参训教师考核措施规定,所有参训教师必须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实践作业提交和班级研修活动等三项工作,且三项成绩所有达到合格以上原则,方可毕业。本年度培训从课程学习、实践作业、参与班级研修活动、线下研修四个维度进行考核。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得 50 分、不合格得 0 分;实践作业成绩优秀得30 分、合格得 20 分,不合格得 0 分;必须参与班级研修活动,得 10 分,未参与得 0 分。合格原则:最终成绩≥80 分,课程学习:所有完毕主线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得 50 分;未所有完毕主线课程学习,成绩不合格,得 0 分。实践性作业:按照规定提交实践性作业(教学设计和反思)1 篇,或微课程 1 个,经班级辅导教师批阅,成绩为优秀得 30 分、合格得 20 分,不合格得 0分。课程内容包括十九大文献精神,师德修养、信息技术、专业理念、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参与班级研修活动:至少参与 1 次本班辅导教师组织的学科主题活动。参与 1 次活动得 10 分;不参与得 0 分。参训教师务必在网络学习截止时间前两周提交实践作业。教学设计可以文档和 PPT 等形式展现,教学反思不少于 800 字。微课程内容可以为学科知识点,课堂导入,重难点分析,课堂总结等。作业反复提交次数不超过 5 次。结合班级研修活动主题,提交一篇不少于 300 字的文本性材料。线下研修:积极参与线下研修活动。完毕有关任务得 10 分,未完毕得 0 分。线下研修活动不是必须参与的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参训教师参与线下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