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获得明显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从 1949 年到,都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 6.7 平方米和 8 平方米增长到 30.0 平方米和 32.4 平方米。城镇居民你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 4.8 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2 年增长 32.5 万倍。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步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尚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材料二10 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行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国务院决定从开始在 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 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网)① 为何在紧急发展的同步要加紧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② 怎样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5.参照答案:(1)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有关。详细体现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主线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合理的收人分派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愈加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谮社会。(2)推进以民生为关键的社会建设的措施有:第一,优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