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的考试,对于诸多人来说是非常难通过的,有人持续考 5、6 年都通不过,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教材内容比较多,并且难度大以外,归纳起来,尚有其他的某些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学习时分不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注会财管教材()总共 20 章,500 页,近 80 万字。有些章节的内容诸多,不过考试的分值很少,因此,只需要花费少许的时间;有些内容难度非常大,不过考试基本不波及,对于此类内容,基本不用花费时间。下面以教材为例,说一下哪些内容可以少花费时间:(1)第一章的分值很少,有些内容不太好理解,记住基本的结论,研究一下往年的考题即可。(2)第四章第二节“风险和酬劳”的难度非常大,不过考试的分值很少,掌握基本内容即可。(3)第九章(期权估价)极为抽象,近几年每年的分值也就 2 分左右,您可以放弃。(4)第十一章(股利分派)的分值也很少,掌握基本概念即可,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再来说一下哪些章节必须重点学习:(1)第二章的“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2)第三章的“外部融资的计算原理”、“可持续增长”的概念和应用;(3)第四章的“货币的时间价值”;(4)第五章的“债券和股票价值的计算”;(5)第七章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相对价值法”;(6)第八章的“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以及净现值法;(7)第十三章教材的例题;(8)第十四章的“信用政策决策”、“存货决策”;(9)第十六章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10)第二十章的“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第二个原因是不重视对于公式的理解,而是死记硬背。成果,常常导致用错公式,或者到考场上,什么公式都想不起来了。常常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发帖问询谁有教材公式的汇总,其实,每当看到这样的帖子,我心里都会说,这样学习财管是很难通过考试的。那么,对于公式,究竟应当怎么学呢?应当掌握公式的原理,首先要弄清晰这个公式体现的含义,另一方面要弄清晰,这个公式为何这样体现。这样才能牢固地把公式记住,并且会灵活运用。以外部融资额的公式为例按照注会教材的表述“外部融资额=估计经营资产-已经有的经营资产-自发增长的经营负债-可动用的金融资产-估计的利润留存”,要想弄清晰公式的原理,必须弄清晰“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的含义,要懂得“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减少额=-金融资产的增长额”,这样就可以懂得这个公式的原理是“外部融资额=估计增长的资产-估计增长的经营负债-估计增长的留存收益”,用文字表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