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4 页,第Ⅱ卷 5~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晰。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内,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1.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顺口溜指的朝代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由于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A.儒家 B.墨家 C. 法家 D.道家3.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重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由于秦国A. 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 奖励军功4.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A. 圆形方孔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会子5.右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应了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6.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阐明清朝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 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7.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开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8.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亲密有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9.王尽美在《肇在造化——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他寻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是A.人文主义 B.进化论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10.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种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袭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