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础 知 识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一、单选题1. 实证研究措施重点是研究现象自身()的问题。A.是什么 B.怎么样 C.应当是什么 D.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 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参与工作人口比例3.劳动力供应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应 B.劳动力需求 C.劳动力供应量 D.劳动力需求量4.供应富有弹性表达为()。A.Es<0 B.Es>0 C.Es<1 D.Es>15.对于劳动力供应量变动的比例不不小于工资率变动的比例,判断对的的是()。A.Es>1 B.Es<1 C.Es>2 D.Es<06.供应缺乏弹性表达为()。A.Es<0 B.Es>2 C.Es<1 D.Es>17.对于劳动力供应量变动的比例不小于工资率变动的比例。判断对的的是()。A.Es>1 B.Es<1 C.Es>0 D.Es<08.劳动力供应的工资弹性 Es 表达为()。A.(△S/ S)/ (△W/W) B.(△W/W)/ (△S/ S) C.(△W/ S)/(△S/W) D.(△S/W)/(△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Ed 表达为()。A,(△S/△D)/(W/D) B.(△D/△W)/(D/W) C.(△W/W)/(△D/D) D.(△D/D)/(△W/W)10.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应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应量11.需求富有弹性表达为()。A.Ed>0 B.Ed<0 C.Ed>1 D.Ed<112.需求缺乏弹性表达为()。A.Ed>2 B.Ed<2 C.Ed>1 D.Ed<113.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比例不小于工资率变动的比例,判断对的的是()。A.Ed>0 B.Ed<0 C.Ed>1 D.Ed<114.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比例不不小于工资率变动的比例,判断对的的是()。A.Ed>2 B.Ed<2 C.Ed>1 D.Ed<115.边际产量 MP 用公式表达为()。A.△L/△Q B.△Q/△L C.Q/ L D.L / Q1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长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种阶段,判断对的的是()。A.AP 递减 B.AP 递增 C.MP 递减 D.MP 为负值17.AP 与 MP 的交点为()的最大值。A.总产量 TP B.平均产量 AP C.边际产量 MP 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 MRP18.当()时,总产量获得最大值。A.AP=0 B.MP=0 C.AP>MP 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