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 实物B、 人自身的活动C、 说教 D、标本【答案】B2. 有目的、有计划、有构造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原则)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行 D、课程设计【答案】D3.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原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A、环境原因 B、重要原因C、 外部互动原因D、 辅助原因【答案】B4.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现代认知派心理学家()。A、斯金纳 B、桑代克 C、普莱西 D、布鲁纳【答案】D5.“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怀,但重要关怀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A、 神学的B、 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答案】A6. 流程图可用来体现环节、事件和阶段的次序,如系统构造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方略中,它是一种经典的()。A、 精细加工方略B、 调整方略C、 努力管理方略D、 组织方略【答案】D7. 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这属于()。A、 认知方略B、 元认知方略C、 资源管理方略 D、精细加工方略【答案】B8. 心理征询与辅导的基本措施是()。A、会谈 B、倾听 C、鼓励 D、问询【答案】A9.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加德纳B、 推孟C、 韦克斯勒D、 加涅【答案】A10.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 态度的关键成分B、 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分【答案】A11.品德是一种()。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原则D、个性心理特征【答案】D1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A、 实践能力B、 健康的体魄 C、崇高的道德D、创新精神【答案】D1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明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A、 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C、班级制度与规范D、 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答案】D)。14.教师初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献是(A、 《有关教师地位的提议》B、《国际原则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例》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B15.提高教师语言的技艺,关键在于()。)。A、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B、 提高教育机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