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编)五、名词解释题1、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外公共关系领域出现的新名词,重要指公共人员对正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协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P552、公众环境:公众环境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不一样,是指组织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总和。P 1 0 33、电子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P 2 174、合理化提议制度:是一种规范花的企业内部沟通制度,意在鼓励广大员工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下情上达,让员工能与企业的管理者保持常常性的沟通。5、“扒粪运动”答:19 世纪至2 0 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了高度垄断的阶段.这种垄断与集中加深了社会多种矛盾,尤其是劳资关系越来越紧张。据记录 190 3年至 1 9 1 2年的十年间,约有2 000 多篇揭发美国实业界丑闻和阴暗面的文章刊登,同步尚有社论和漫画,这就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揭开了美国公共关系历史的初页。6、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1)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1。5 分) (2)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1。5 分) (3)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1。5 分) (4)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1。5分) 7、社会组织应怎样处理好消费者公共关系. 答:(1)根据消费者特点,制定优质服务程序,发明最佳消费环境。(1。5 分) (2)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1.5 分) (3)制定维权措施:安全、陈说、选择、知晓。(1.5 分) (4)不停开发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或服务方式。(1。5 分) 8、认知度中的广度,由哪些原因决定。 答:重要由如下三个原因来衡量: (1)该组织的规模、档级。企业重要看规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重要看档级.(2 分) (2)与组织发生关系的公众分布。如消费者的分布范围;服务对象的分布范围等。(2 分) (3)媒介传播所及的范围与频率。(2 分) 9、文字传播的特点。 答:(1)文字的制作和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文字传播对传者与受者的文化规定较高;(2分) (2)文字比语言抽象,因此文字传播的手段比较单一;(2 分) (3)文字记录可以长期保留,因此文字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言语传播有更大的优势.(2 分) 10、公关企业开展业务的缺陷。 答:(1)服务的及时性受限;(1 分) (2)缺乏对客户大量信息的深入理解,有时也许提出某些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