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 25 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向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高考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合适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毕 1~2 题。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都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1. 四省比较,论述对的的是( )A.人均 GDP 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都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 GDP 水平越高,则都市化水平越高D.都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四省比较,有关产业发展条件论述对的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第 1 题,据表中数据,浙江的人均 GDP 最高,但其水资源压力不是最大,A 项错误;都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但人口对耕地压力最小的是黑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小的是青海,B、D 项错误;根据表中前两列数据可以判断 C 项说法对的。第 2 题,青海地处西部,不具有科技优势,A 项错误;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最高,B 项错误;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C 项错误;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低,适合发展商品农业,D 项对的。答案:1.C 2.D(·高考安徽卷)12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重要规划目的到),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都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毕 3~4 题。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都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C.Ⅱ、Ⅲ、Ⅰ D.Ⅲ、Ⅰ、Ⅱ4.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重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不小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不小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是Ⅱ区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了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第 3 题,图中显示,Ⅲ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和南部,且有山峰,表明该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带,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Ⅰ区面积较小,且重要分布在沿河、沿湖地区,尤以长江沿岸分布最广,应为都市化地区;Ⅱ区面积广大,重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应为农产品主产区。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