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止【内容摘要】本篇文章从三部分讲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止。在第一部分里简单概括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第二部分中,我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止应当分为四点,自我防止、家庭防止、学校防止和社会防止,其中以学校防止和社会防止为重点。在学校和社会的防止工作中,学校应当重视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学校不能只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教育欠妥。社会应当狠抓防止工作,使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率降到最低。第三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及司法机关在各个方面已经出台诸多政策,但愿通过各个单位、集体严厉打击未成年犯罪。【关键词】未成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防止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 14 岁不满 18 岁的人实行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在这几年中,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以引起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复杂性,看待未成年人犯罪,应采用“以防为主,打击为辅、防打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促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全民参战,齐抓共管,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何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会逐年上升,我们应从四个方面来讲:1、未成年人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低,抵御能力差。例如:王某、黄某某,均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在某中学读初中,在上小学和初中时,都是父母的乖孩子,听话的好学生。自从认识朱毅权后,他们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常常逃学,并多次离家出走。22 岁的朱毅权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年,1997 年刑满释放。为找帮手,他通过他人认识了王某、黄某某,在他的诱导下 ,王某、黄某某产生了邪念而走上犯罪道路。2、的家庭教育与关爱不够,导致青少年过早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 例如:昆明五华区法院审理的杨某某、孙某抢劫案,在开庭前会见被告人杨某某时,法官理解到其之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就是由于父母在他小的时候便离了婚,很快其父病逝,母亲则对他从不管不问,以至于平时的生活都是由居委会照管。因缺乏父母的关爱,感到很孤单,便认识了街上某些和他年龄相仿的人,和他们一起打架、喝酒、抽烟,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法官们但愿为人父母的家长们要切实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尽心竭力。3、学校对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力,在德育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上存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