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生态学考试大纲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反复出现的,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景观要素: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有关景观系统的互相作用、空间组织和互相关系的一门学科。景观构造:研究景观的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生态流:是指物质、能量、生物有机体、信息、价值等在景观要素间的互换与流动过程,是 多种景观生态学过程的详细体现。尺度: 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步又可指某一现象 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波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粒度:空间粒度是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的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 某一现象在时间上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波及的范围(空间幅度)、时间上持续的长度(时间幅度)。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一样、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或生态系统。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一样的线性或带状构造。基底:一般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 作用的背景构造。边缘:是指景观要素间的过渡带。边界:是在特定期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景观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反应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等方面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格局多样性:指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各景观要素类型之间以及斑块与斑块 之间的空间构造和功能关系。景观异质性:是指在景观中对一种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 或在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构造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多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展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记录特征。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此外一种景观元素。干扰:是指任何在时间上不持续的,扰乱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的构造,变化资源、底物和 物理环境的事件。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导致景观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 质和持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持续的斑块嵌镶体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