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会计第一节 会计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会计核算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企业会计中,企业是会计主体;在以个人或者家庭的财务收支做为核算单位时,个人或者家庭是财务主体。2、持续经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继续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3、会计分期:一般为一年,公历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4、货币计量: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以人民币做为计量单位5、会计基础: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汇报(请注意权责发生质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A、权责发生制: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者已经发生或者应当承担的费用,不管款项与否收付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B、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日期为基础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二、会计信息质量规定1、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有关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关3、明晰性原则:会计信息和会计汇报要清晰完整、简要扼要,便于理解和运用4、可比性原则:口径一致,互相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根据;(实质:业务的经济实质;形式:业务的法律形式)6、重要性原则:按照重要程度,区别看待7、谨慎性原则:可以预见的损失或者费用合理估计并加以确认,对难以确认的收入则不能提前予以入账8、及时性原则: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要及时确认、计量和汇报第二单位 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二、会计要素企业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个人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1、资产:实质,经济资源;目的,带来经济利益;拥有或可以控制的经济资源;货币计量;2、负债:过去、目前会计事项的现时义务;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货币计量;3、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4、收入:获得的成就;资产增长、负债减少;导致净资产增长;5、费用:制导致本(直接制造费用、间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6、利润:企业成果的最终要素;三、会计等式(重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个人: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支出=结余四、记账方向(没有考过,选择性掌握)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入借方:资产的增长、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成本费用的增长,收入的减少记入贷方: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长,成本费用的减少,收入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