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_财政税收讲义第四部分 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管理理论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含义及特征 一、掌握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经法定程序审核同意的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保证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派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政府预算的含义从形式上看 以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从性质上看 具有法律效力的文献 其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国家权力机关审定预算内容和赋予政府预算执行权的过程从内容上看 政府预算反应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分派过程从作用上看 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调整社会总供应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构造,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多种比例关系。 (3)公平社会分派。 二、掌握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 法律性、预测性、集中性、综合性。 三、熟悉现代政府预算的多重研究视角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 经济学对政府预算的研究,最为重视的是政府预算的效率问题。 (二)政治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 政治学者认为政府预算自身就是一种政治活动。因此研究政府预算应从分析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以及预算怎样执行入手。 从政治学视角看,预算改革实质上是政治体制改革,是重新构造用于资源配置的公共权力的制衡构造,构造新的政治与行政程序。 (三)法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 法学对政府预算的研究,重要从社会公众通过立法机构规范政府预算行为的角度出发,循着政府行为法制化的线索,考察法律对政府预算各利益有关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调整与规范。 (四)管理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 从管理学角度的研究,重要强调政府预算的功能性特征,即预算的控制、管理和计划等功能。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模式 一、掌握政府预算的多种模式 分类原则 分类成果 政府预算编制的形式 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 经典形式是双重预算,分为常常预算和资本预算。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是丹麦和瑞典。 预算编制的措施 基数预算 零基预算 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 投入预算 绩效预算 二、我国政府预算的模式选择 (一)基于预算构造的选择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目的是逐渐建立起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各有分工又功能互补的复式预算体系。构成 需要注意的问题1.公共预算 公共预算的支出重点重要集中在政权建设、事业发展、公共投资以及部门的收入分派调整 四大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