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 28 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考向一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长,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试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试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数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试验地以为基数,~试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 日)。据此完毕 1~3题。年份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1.试验期间植被变化体现为( )① 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减少 ③植株密度变化 ④植被分布变化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试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3.根据试验成果推测,伴随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第 1 题,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发现,与相比,~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一样程度的增长,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虽然略有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大幅度上升,可见试验期间生物量是提高的,①对的,②错误;与相比,~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虽然不变,但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在持续增长,因此植株密度在增长,③对的试验期间,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不变,④错误。故选 A。第 2 题,对比表中数据可知,试验期间,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上升。故选D。第 3 题,试验期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长较少、地下生物量在下降,阐明灌木植物有萎缩的趋势;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在增长,阐明草本植物有繁茂的趋势。故选 D。答案:1.A 2.D 3.D考向二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高考天津卷)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4~5 题。4.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