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第Ⅱ卷 9 至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140 分)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明、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晰,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来,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图 1 是 3 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 1,完毕 1-3 题。1.该沙尘爆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B 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 35°N 以北,因此为西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种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成果,而选 C。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故选 A。图 2 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 2,完毕 4~5 题。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 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 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解析:从坐标图像可以看出 1950~1960 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不一样步,排除 A;1985年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似,排除 B;1950~1960 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不是一一对应,排除 D;因此通过综合判断而选 C。5.比较 1984 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紧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明显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解析: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 1984 年后来输沙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由于河流的含沙量变化与植被有关,故选 B。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