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所有教案教学进度表周次 项目起止时间教学内容13.1---5比例的基本性质28---12正反比例315---19整理和复习422---26圆柱529---4.2圆锥65---9整理和复习712---16记录表819---23记录图926---30整理和复习105.1---7休息1110---14数和数和运算1217---21代数和初步知识1324---28应用题1431---6.4量和计量157---11几何初步图形1614---18简单记录1721---25复习1828---7.2复习195---9考试2012---16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目的小学精品教案1、 使学生理解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种量与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3、使学生会看制作具有百分数的复试记录表,理解简单记录图的绘制措施,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记录图。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比例单元目的: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可以对的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3、使学生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深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启蒙教育。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2 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一的第 l~3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对的的构成比例。教学过程: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复习。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阐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我们懂得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4.5:2.7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 “请同学们观测一下,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 的比值和 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阐明:由于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因此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