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测评 A(基础过关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50 分)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对的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应种群在一定期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构成可以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运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解析:种群密度能反应种群在一定期期的数量,但不能反应其数量变化趋势;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只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年龄构成是种群的特征之一,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所占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运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减少。答案:C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应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答案:A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论述,对的的是( )A.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 Nt=N0λt表达B.K 值会伴随环境原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一样,伴随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大D.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富余、气候合适、没有敌害等答案:B4.下列论述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 9 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米种植解析: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 项为种群密度,不属于空间特征。答案:B5.下列研究问题属于种群水平的是( )A.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解析: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年龄构成和性别比例,而 B、C、D 三项都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答案:A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毕了 A、B、C 三组试验。定期对不一样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 a、b、c,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此图的分析,不对的的是( )A.在一段时间内 B 组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B.在本来的试验条件下继续培养,A 组的 K 值将与 B 组相似C.B 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也许是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等D.三组的初始营养供应也许不一样,C 组初始供应的营养局限性解析:根据曲线的走势分析,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B 组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