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产品质量工程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19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 60 年代后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引起世界各国瞩目的国家是 ( ) A.美国 B.日本 C.瑞典 D.德国 2.一张因果图处理的重要质量问题可以是( ) A.一种 B.2 个 C.多种 D.没有限制 3.属于计量值控制图的有( ) A.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C.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D.缺陷数控制图 4.在质量管理所需的所有资源中,最主线的资源是( ) A.原材料 B.设备 C.专业技能 D.人力资源 5.推进 PDCA 循环,关键在于( ) A.计划阶段 B.执行阶段 C.检查阶段 D.总结阶段 6.质量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 A.资源 B.程序 C.组织构造 D.过程 7.表达某个质量问题与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最合适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示图,称为( ) A.亲和图 B.矩阵图 C.因果图 D.系统图8.直方图定量表达的重要特征值原则差 S 越小,表明( ) A.数据分散程度越小,加工精度越差 B.数据分散程度越小,加工精度越好 C.数据分散程度越大,加工精度越差 D.数据分散程度越大,加工精度越好 9.______是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最终一种过程。( ) A.市场调研 B.生产制造 C.采购过程 D.使用过程 10.运用______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的、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使之能更确切地反应客观事实。( ) A.分层法 B.调查表 C.水平对比法 D.因果图 11.若 CP=0.5 时,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A.减少设备精度等级 B.减少对原材料的规定 C.再次缩小公差范围 D.停止加工,找出原因,改善工艺 12.为描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比较合适的措施是( ) A.分层法 B.流程图法 C.水平对比法 D.因果图法 13.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质量缺陷而导致的停工损失属于( ) A.内部故障成本 B.外部故障成本 C.鉴定成本 D.防止成本 14.如下其中哪一条不属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 A.全员参与 B.领导作用 C.持续改善 D.低成本 15.“一项固有特征满足规定的程度”是如下哪一概念的论述?( ) A.质量 B.质量管理...